畢竟跟他們夫妻在聊的時間還是開店做生意的,陸陸續續還是有客人進進出出的,所以他們夫妻常會離座招呼客人去。


我趁他們兩人都離席時,就跟師父討論了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是認為老公是個十分有自己想法的人,他的內心對所有的事情都有很明確的想法,只是他沒有去整理這個區塊,所以他也不太會去表達這個區塊,但對方講得合不合乎他心中的想法與標準,他可是十分的清楚。


至於老婆是因為對法的漸漸開竅,很多突如其來的靈感,都讓她法喜充滿的想要找個人可以分享。只是,有時她會太急於闡述自己的觀念是正知正解,而這太過於想表達的結果,因為執著在這個「有」,才會讓人覺得有點強迫性的推銷自己的觀念,但又因為是剛領悟到而無法說得圓融,是這樣的原因才讓有定見的老公來起反感的。至於夫妻之間的常常對立也是因此而起。


師父說我分析的全部都對,待會下半場就輪我來說,換他來吃薑母鴨了。只是我只想求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有誤而已,而且畢竟執事者是師父,所以我並沒有想說太多自己的想法。


是後來老公說他看完現實生活中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後,正好說到他最近內心的感觸,確實生活中的一切,就是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最後還是會回歸到「見山是山」!是因為我覺得他的心跟我產生共鳴,這時我才打開了話匣子........


我跟他們說,確實我一直以來就覺得我寫部落格文章的時間點都被安排得很巧妙,常常會有弟子說他最近剛好有這樣的想法或問題點,沒多久就在我文章中找到共鳴或答案。


嘴巴既然都打開了,我就順勢建議老婆,很多的法在剛悟到的一個觀念,都還沒有完全的消化、整理,甚至是試著去做做看,這時是很難用確切的口語表述清楚的,所以這時不如不要說,先把悟來的觀念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看看,或許還有須要調整的地方,也或許實際做了之後,會有更圓融的答案出來,有了這樣確實的經驗,日後在闡述這個法時,因為自己曾經實踐過,就會表達的更貼切。


我又舉例給她聽,譬如師父在為我講法後,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來寫有關此法的文章,但很巧的是,過沒多久後生活上一定會出現相關事情來讓我更領悟這個法,有了這樣的經歷後,自然我就可以用很白話的方式分享在部落格了。很多文章我就是這麼寫出來的,而大家也都可以來看懂與接受。而我也只是寫,並沒有強迫別人一定要來看呀!


我又跟老公說,雖然他有很明確的定見,但很多事情並沒有一定的是非對錯,很多的說法也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會因每個人的領悟來有所差異,只是闡述的方式到不到位而已。而他現在首要過學習的就是如何的更包容別人,只要以後對老婆所說的一切,如果可以做到佷心平氣和的回答她~再多想想,相信他的內心就不會有任何反感的自在了!


「觀」是察覺,也有受的意思,是在察覺之後、有所受了之後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與感覺。如果自己真的已經融通這個觀念,就不會刻意想把觀念強迫分享給別人來尋求認同,這時就沒有說與不說的問題,同時也把「有」回歸到「無」了,因為自己已經跟這個法完全融合了,此法雖「有」也是「無」了。而這時,就算別人所說的觀念跟自己領悟的有所落差,自己會很清楚真正的問題點在哪裡,是要點破還是讓對方多去想想,自己會有很適切的拿捏,也不會因為聽了什麼而來擾亂自己的心甚至產生動搖,而這才是真正的「自在」,是察覺之後、有所受之後的身心平衡,說也平衡、聽也平衡,達境而不入境才是真正的「觀自在」!


我一邊說,他們夫妻是一邊點頭。這段時間是輪師父忙著清光那一鍋薑母鴨,所以他很少抬起頭來補充些什麼。


《下篇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