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師父聊了這些日子以來,很多觀念跟看法漸漸跟他靠近,他也常跟我說,看事情的角度有很多面,一切的好壞就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思考模式來面對它。就像他最常跟我談話的時間,便是他原本用來打坐精進自己的時間,只有這段時間,才是他的心最靜的時候,不然其它時間,他都是一直處於忙碌狀態的,因為找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說,雖然我佔用掉很多他打坐的時間,但可以傳法給我,不但可以幫助我早日釐清很多觀念,以為我日後醒來做準備(他說我只醒一半而已,還沒完全覺醒),也可以順便讓他練習如何說「法」,以為日後傳法給更多人做準備,所以就算暫時沒時間精進自己,但他也並不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不過,話雖如此,師父於上個星期還是讓觀音師父認證通過「第七關」,更往上提升一個階級了。

我也是在師父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慢慢地看事情的角度越來越寬廣些。恰巧最近阿門同事還蠻愛跟我聊一些她所困惑的觀念。有一天,她問我說,她跟她某位同學對於助人的看法完全不同,阿門同事認為她同學的觀念很奇怪,因為這位同學認為就算自己很有錢,也應該留著自己花,不須要去幫助別人。而阿門同事就對這樣的看法很不認同,她認為自己如果有錢了,多餘的一定會拿出來幫助別人。兩個都互相質疑對方為何有這樣的看法,雖然她們是蠻要好的同學,但就是會因這樣南轅北轍的觀念而有所衝突。所以阿門同事問我對這樣的事情有何看法?

我回答她:「其實兩個人的觀念都沒有錯,只是人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同的觀念產生,多半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促使了思考邏輯往不同的方向發展罷了!我們會偏向以助人為主,是因為我們相信那些良善的人,只要給他一些機會,他便會奮發向上,擺脫困境。然而面對那些存心擺爛,百扶不起的人,相信我們也並不會樂意再助他一臂之力的。或許妳同學的環境中,就是遇到太多這種人了,所以才會造成她這樣的思考模式。」

阿門同事的眼睛又亮了,她自己解釋,她同學就是在中部的政府公家單位上班,常常處理一些災害理賠及殘障補助申請的事情,她同學曾跟阿門同事說,很多這種人什麼事也不做,就只會在那裡出一張嘴,抱怨東、抱怨西,批評有在做事的人無能而已,所以她同學看多了這些人性黑暗面,所以才會變得如此冷漠吧!她終於可以明白同學為何會有這樣的思考模式,她也可以諒解同學為何會不想幫助別人了。

所以事情的角度真的有很多面,並不一定非得要哪一個面向才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可以理解對方的起心動念,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很多不必要的衝突矛盾點,自然就會消失了。不是嗎?

2011-08-04 18:10: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聖密拉 的頭像
    古聖密拉

    宇宙即生命 生命即實相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