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位格友仍然就自己對修行的看法,寫出了這樣一段靈文:


命其時有志,百般皆無趣
法般無奈亦無去,實無所得為所得
錢多亦成非,果上悟因果
家庭創非見,悟明無果因


師父說,其實這一段她還是對修行抱著很無奈也很心灰意冷的想法。他繼續翻譯:


命其時有志~我的生命裡雖然帶著這樣的志向,很想在修行上面有所突破。


百般皆無趣~但我現在對世間種種法門都已心灰意冷,到底還有什麼樣的法可以再度引起我的興趣呢?


法般無奈亦無去~對於法,我真的是很無奈,找來找去都不是我想要的,而學來學去,到底哪裡才是我該去的地方?我的內心到底應該歸依在哪裡?


實無所得為所得~我實在學不到東西,可是你們又告訴我有學到東西,那我也只能苦笑,就把沒有東西的一切,當成好像真的有東西吧!


錢多亦成非~很多的地方跟金錢扯上了邊,便造就了很多的是是與非非,且搞得沒完沒了。


果上悟因果~我把錢花了之後,就真的可以解決掉我的因果問題嗎?還是真的花了錢,就可以學到我想學的東西?


家庭創非見~自已跟家裡的人在悟法上的觀念不同,彼此產生了歧異的想法。


悟明無果因~總歸一句話,一切的似是而非,讓我的心非常的亂,到底怎樣修才叫做對,我真的很想突破啊!


師父說,後面這四句應該是摻雜了肉身的意識想法在裡面,所以是比較隨興的有感而發,這是屬於肉身的抱怨,較難翻得很貼切!不像前面的靈文,全是本靈的意思表達,這樣就比較能翻得貼切一些。


師父剛在修行的前兩年,心態跟想法的依歸跟基礎完全都是以「心經」為主,它雖然很短,但內容卻是可以為每一個修行的基本心法,它所提到的「法」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它一直都是存在我們眼前。這也如同佛祖所說,如果把「法」比喻成光亮,一個明眼人在亮室時,是可以見到光亮的,但一個心靜不下來的人,就如同一個瞎子,就算把他帶到亮室之中,他仍然看不到任何光亮,認為是黑漆抹烏的。而現階段的很多的修行人就是如同瞎子一般,明明在法底下生活,但仍然見不到法。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去想其中的道理,並且醒悟一下囉!


是能靜下心來從基礎修起很重要,修出離心很重要,去檢視自己種種的惡習很重要,一切就從生活禪修起,那才是法的根基。但大家偏偏都不修這些根基,反而只著重在讓自己看起來好像進步很快的功法上,橫衝直撞、心直口快、誤導他人的結果,自己又要揹多少的業力呢?而這些也是多少人修了一輩子,發現自己怎麼修,怎麼都是在原點,無法突破的原因。


修行就像萬丈高樓平地起一般,自己一定要往下去打根基,地基扎穩才有辦法一樓一樓很穩固的往上蓋,若都不顧基礎,只想往上加蓋,到最後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垮台。而往下打根基的做法,就是往自己的內心去求,從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調整起,當自己內心的那把尺建構的合乎一切的情、理、法之時,就不容易因外在的一切來失衡,這時功法也自然成就得很踏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聖密拉 的頭像
    古聖密拉

    宇宙即生命 生命即實相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