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的法真的要靠自己去實證、實悟,才有辦法去體會其中的奧秘,而領悟出來的東西有時是可以像寫勵志小品一般,就傳達一些正面的觀念即可,但有時反而是要用說故事的方式,才有辦法更貼近人心。因為每個人對每個字義的解讀不同,所以文字跟語言都是很難去規範出一定的標準,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從中獲得多少,也只有自己知道而已。
以說故事的方式是可以再具體化一些,但故事裡一定會有一些相關角色,而這些角色也一定會做了某些事或說了某些話,只是這些都是舉出來當例子,告訴大家會有什麼情況來產生而已,並不是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團體特別要做出批評指教,只是希望大家藉由這樣的例子,去檢視自己的身上是否有相同的問題,或是去衍生套用在其它的事件上。所以如果有人不小心成為我故事裡的主角,請務必明白,這都只是個現象罷了,是會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我並不是針對你而言,只是以你為借鏡而已,若有失言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像最近這幾篇故事,就有格友或身邊的人問我相關的人事物為何?只是針對個人或團體都並不是我寫這些文章的用意,我只是想引導大家去思考是否真正看清事情的本質,所以我考慮了好幾天,都沒有回覆這些相關的訊息,因為對方是何許人物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涉略的修行知見這麼多,偶爾也會接觸相關的道場和團體,釐清對方所傳達出來的真正意念到底是什麼?是否偏頗?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而並不是一直被牽著鼻子走...........
而且我也發現,有些事情會因為別人看的角度與我們不同,解讀就會有所不同,而當我們還沒看到那一個層面時,而別人硬要說些什麼,反而容易引起我們的誤會,像「念念分明」隨堂這幾篇文章的故事,大家不難發現雖然別人看得比我們深入,但當自己(在說我啦!)迷在當下時,很多建議是很難聽進去的。所以除非大家內心有類似的疑惑想要討論,或真的遇到相同問題拿不定主意時,才讓師父為你檢視一番,不然就別在追究我故事裡的主人翁是誰了。
師父也要我不再回應這相關問題,一切就此打住,只要大家知道會有這樣的狀況就行了!不然本來不知道對方是誰大家相安無事的,知道後反而會在無形中抛出對抗的意念,這樣一來便很容易和對方的魔摃上,惹上麻煩後會更不好處理。而且師父也說,除非自己也修到相等的層級,才會入那樣的魔,否則真的不用擔心太多,不知道對方是誰,萬一讀到同一本書,自然會當成看一般的善書而已,不會入魔的,請大家放心。而當你的層級比對方來得高時,是可以一眼就識破對方的底細了,就更不用當心。
最後,師父強調,每個人的福份不同,也有自己該經歷的過程,只是用此告誡大家要處處小心求證,若發現不對時,記得即時抽身,其它的內幕就不宜再公開,因為這不是我們人可以管的事情,一切神明都會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