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最終答案,便是「明心是佛」,也就是終究圓滿的結果。


第一階段~「心靜是佛」,是把自己心的一切靜下來,腳步放慢,才能把所有漏掉的去加強及補齊。慢慢去思考,把一切對生活、對工作及對家人的問題點,一一找出來之後,便進入第二階段~「見性是佛」,用此來檢視自己的個性、習性、態度、舉止,也把相關的問題點找出來之後,自己肯去面對自我,慢慢地去做修正,便進入第三階段的「明心是佛」。所謂修行修心,越懂得修心,就越明白什麼是可行,什麼是不可行,去明白一切的道理之後,心裡的這把尺便會越來越平衡。在人跟人的相處之間、在工作的應對進退、在處事的方法就會越來越具邏輯,這樣成功的人格特性,便越會顯現出來,達到一個滿足的結果,也是最高的階段。


把腳步放慢、把問題點找出來,自己肯一一去面對、去改變了,接著便會發現自己的心,原來還有這麼多的潛能、這麼多的優點沒有去發揮。所以「明心是佛」也可以說就是「圓融」了,即融通了一切的道理。做人就該知道,什麼話該講,什麼話不該講,什麼事該怎麼做,什麼才是真正的負責。


說實話,每個人一天至少工作八個小時,真正用心在工作上,可能四個小時而已,其它的時間可能就在想東想西、聊聊天、做做自己的雜事,若真把八小時都用在工作上的話,就會發現效率驚人。若真有靜下來面對自己的心,靜下來面對自己的態度、舉止、思考的邏輯、處世的方法,都有真正去對自己的行為做負責的動作,便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可以很輕鬆,自己的人緣也變好了,工作態度也變佳了,主管也越來越賞識了,自己的付出便越來越得宜。


「明心是佛」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便是「圓融」,這也是此篇文章要表達的最重要觀念。很多事情要知道如何去圓融它,把它融通後,便可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知道事情接手後,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或者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家人,事情該怎麼做,話該怎麼講,即可處處得體、處處得宜,自然演變成跟人家相處面面俱到,而達到一個圓滿的境界。


所以最終階段的「明心是佛」就是清楚跟明白一切的道理,這便是圓融的境界,用圓融的態度來處理事情,就不容易發脾氣,面對別人的惡言相向、態度不好,自己也可以知道要如何去應對他,去把事情說好並化解掉,這全歸在圓融裡頭。


修行這三個階段,講的是一個意境,是一個心態的轉變,是一個思考邏輯的重新出發,也就是靜下心來面對自己並重新出發。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懂,但真正去貫徹了嗎?只要一點一滴慢慢地改、慢慢地調整,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非常的有收獲。而最後成就的大小,就端看自己用心的程度跟願意面對的程度。


「心靜是佛」~你靜下心去思考了沒有?思考怎麼做才會更好。


「見性是佛」~心性上要做什麼調整?邏輯上要怎麼調整?態度上要怎麼調整?這些都要非常下功夫去改變的。


「明心是佛」~真正地去做總歸納、總檢視,一切得體,自然就圓融了。


只有自己先去調整、改變了,別人相對應的也會改變。當達到「明心是佛」的同時,自然就會很有優越感跟成就感,也就達到人生的一個滿足點。


也有很多人因為不肯面對,每次遇到事情就會有一堆的藉口,他把心藏在自己不想面對、也不想拿出來的地方。因為自己去把它逃避了,一切以逃避為原則的結果,就一直活在悔恨之中了。


唯有真的懂得如何去調整自己,這才是所謂的「般若」,也就是真正的「大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