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既然我稱頓悟之後的這十年為過渡期,就表示我雖在心態上經過大轉變,對事情看法也有所改變,但行為、舉止並沒有跟上來,我仍然用我行我素的作風在生活。是經過這十年慢慢的調適,直到啟靈……我知道要改變自己行為、舉止的時間到了。但因為心靈導師還未出現,我知道要改卻不知從何改起,而且身邊的人一個比一個以私我為出發點,很少會考量到對他人應有的尊重,既然大家都不講道理,我就仍然維持擺爛,想說就等到有人可以用「理」來服我時,我才願意作完完全全的改變。

遇到師父後,也聽了他為我說法半年的時間了,而他所說的這些「心法」,其實就等於我一直在等的一個「理」字,就是師父的說法有辦法讓我心服口服,所以我在這半年待人接物的心態上是改變最大的。少有激昂的脾氣、沒有吞忍的悲情、可以用心去感受他人的起心動念而不太受影響,不然我之前是不想聽別人跟我說些有的沒的,因為情緒容易被牽引,而招惹上對方的負能量。現在心靜了,而且在聽了這麼久的心法後,思考邏輯展開了一個算是平衡的架構,所有的念頭都可以進出自如,也就是吸收得進來,也可以很快的排解掉,所以罣礙也慢慢變少了,既無罣礙,可以坦誠面對的事情就更多了,這是我這些日子以來的最大感想。

師父這兩天看了我發表有關頓悟的兩篇文章後,他為了能讓我更圓融於法,他在昨天又跟我分享了一些觀念。

師父說,修行是從經書裡面去悟法,法悟到哪裡,便帶著這樣的心境去靜坐。因此靜坐分為兩個區塊,一個是把經書裡所遇到的問題帶進去靜坐,這是在做領悟的動作;一個是在定(靜坐)中生智慧後,慢慢把領悟到的法,再放空去做融通的動作。很多人在修行上不懂得去做融通的動作,而融通也就是所謂的「一法通,法法通」的道理。

既然「修行修心」這個基礎論調是大家所一致認同的,所以我們便要去探討內心觀念的問題~修行到底是修種種的罣礙?還是用自己的罣礙及執著來修行?這些都是處罰自己,讓自己的很多事情無法壑達,無法得到正確的答案,而心生種種罣礙及執著,甚至在修行上有所卻步、停在原地或退步。

很多人因為法的不能融通,才會產生罣礙的問題。例如有一位耳根子很軟的師姐,她到某一宮廟,裡面的人跟她說晚上不能唸大悲咒,會招來不乾淨的東西,晚上唸經書會產生負能量,因此便對這樣的說法信以為真。但事實上,之所以會產生負能量的關係,是因為她對這些說法,內心起了執著與罣礙,自然在晚上唸經時,就自心產生了負能量,影響了自己的想法及思路。

這只是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既然修行是要修個融通,就像心經上所講的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所以修行就要「觀自在」,所謂的「觀」就是去看、去了解、去清楚知道的意思,而「自在」就是放下罣礙、放下執著的意思,很多類似以上所舉的例子,都是不融通的觀念,甚至是用以誐傳誐的觀念來阻礙自己。而這些觀念運用在與人溝通及處理事情上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自己先心生罣礙,而起了執著之心,就不能去將事情做融通及圓滑的動作,也因這樣的念而困頓了自己。在處理事情時,因為自己的想不通,而一昧堅持自己太多的原則,造成自己綁手綁腳,不能自在且圓融地修行。

既然是要圓融,就要去探討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為何做事情就得堅持自己所謂的原則,當別人用其它的方式做表現時,就心起執著而不高興,並跟對方意見不合,甚至發生口角。為何不去想想,是否把事情考慮的層面及判斷的角度,因自己的起心動念,才生起了罣礙。

現在大部分的人對於這點所犯的機率非常的高,為何不返樸歸真,將一切用單純的心歸回原狀。而佛經上所說佛理的重點,就是在「空」跟「無」兩個字。修行從一開始的沒有修到有,可以感應氣場的變化了,就要慢慢開始修出離心了,就是要時時做檢視自己的動作,除了時時提醒自己要調整思緒及角度之外,在心裡層面執著跟罣礙也要放下,而不是只單單調整自己的行為、舉止而已,不然外在行為調整了,內心卻沒有跟上,老是心生執著堅持己見,老是讓事情陷入僵局,這要如何做到圓融呢?

在待人處事及修行上,都要常問自己「心境轉變了沒有」,心真的懂什麼叫修「自在」嗎?修自在是在修無罣礙故,越修要越沒有己見,不會起執著心來困住自己,甚至是綁手綁腳,讓這些罣礙來嚴重的處罰自己。要把自己的執著跟己見先放下,只有心態的改變及觀念的改變,事情才有辦法得到圓融。

 

2011-12-07 12:04: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