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徒同事跟我說,她有一位朋友的老婆,總是十分地著墨在追求真理。這個問題之前也曾發生在我身上,我總覺得世間一定有個真正的道理,而且是大家所能認同的,所以在讀國中的時候,我就常會在心裡問自己,真理到底在哪裡?要如何才能追求得到真理?只是畢竟當時年紀小,對於這般太崇高的理念,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追尋,所以只好把它給放下了。

而當佛教徒同事開啟這個話題的同時,我好像突然明白我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麼了。於是我就回答她,真理說簡單一點,不過是待人處世的一個平衡點,一個自己可以接受而大家也可以認同的一個點,只要找到這個平衡點,它就是屬於自己的真理了。她聽了,一直點頭,是蠻能認同我的這個說法,只是仍然認為這個平衡點十分的不好找。

這也確實沒有錯,每個人須求的太過與不及,看法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像她就老是覺得別人點的東西比較好吃,老是用自己的標準在衡量別人,一顆心總是向外探求,當然就一直處在失衡的狀態囉!若一顆心老是想著別人是如何,是很難靜得下來的。

反觀一個凡事往自己內心探求的人,久而久之,便會清楚明白什麼是自己要的、什麼是自己不要的,也因為不跟別人做無謂比較的緣故,慢慢的自己內心的那一把尺就能掌控自如,尤其當自己心態歸零之時,心中雖有尺亦是無尺,游刃在每顆心與心的交會之間,自然可以平衡自在,尊重別人又不失自己的原則。

而當我們取得這樣待人處世的平衡點時,因為是真心誠意的認同所有人,而且心裡也沒有不平衡的委曲,這時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處於一個平和的狀態,不再浮動。而所謂的追求真理,不就是追求一個心靈的依歸,當心「止」下來之時,不就是靠上「真理」的彼岸嗎?

其實佛理真正探討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心理學,人之所以一直覺得人生很苦,就是心境還沒找到這個平衡點,而佛經所闡述的觀念及心態,都是在幫我們領悟出這個平衡點的。而我拜師當時,師父幫我開的同理心、慈悲心、菩提心跟這個平衡點有很大的關係,當這三心具足的同時,自然就會找到這個平衡點了。

哈~以上純屬個人的淺見,我說過~我對一般人來說,是個簡單過頭的人。用我化繁為簡的思考邏輯,來看所謂的真理,它就是長得這麼平易近人,不再是遙不可及。而我們在尋尋覓覓的,或許就真的只是自己那顆原原本本且實實在在的「真心」而已。

 

2012-02-17 23:42: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