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以前對宗教並沒有很深入的接觸,只是小時候會跟媽媽到廟裡拜拜;高中時應同學之邀,到教堂受洗過;懷孕時怕自己受傷的心會影響胎教,只好卯起來讀經,看能不能求得片刻的安寧。對所有的宗教我都保持著不排斥的友好心態,尤其懷孕時期的讀經,對我來說是最有效用的,因為坐月子時,兒子只哭鬧過一次而已,其它時間就算他醒來沒人在他身邊,他也是靜靜地看著天花板,半夜要喝奶時也是「嗯!嗯!」兩聲,把我叫醒。在我最受傷的時候,在他最有權利吵人的時候,他給我最寧靜的生活,這是我後來跟他切割不開來的主因。我想以我當時的心情,如果他也很吵的話,我可能會崩潰,選擇逃離這一切。
自從啓靈後,我才稍微用心深入去感受一下宗教,而結論還是跟我對所有事情的經驗法則一樣~一切還是看表面就好,因為表面都是正面的美好,但用心探究的結果,還是脫離不了人性的欲望的操控。
就拿「阿們」來說(我實在分不清楚基督教跟天主教的差別),有一次我帶兒子去公園玩,有一群人在那廣場唱聖歌,他們邀我加入,我義不容辭!過程中,有一位小姐跟我聊天(有點傳教的意味在裡面),她在紙的中間畫一條線,一邊寫天堂,一邊寫地獄,問我要到哪一邊,我很認真的思考過才回答:「看緣份的安排,不管在哪裡一定都有我該做的事!」她看了我一眼,或許這是個出乎她意料的答案吧!或許她認為我是來找碴的,也或許她覺得我的人格可能怪怪的,怎會有人下地獄也沒關係!過一會兒她又說:「如果願意跟隨天父,我們就可以進入天堂獲得永生,妳願意嗎?」我堅持地回答:「一切隨緣就好!」
我曾經抱著一顆禮佛的心,去佛光山南台別院參加八支齋戒,本來一切都還正常,直到禪修課時有晃了一下,因為可以控制就不管它,禪修課完後,我並不太想張開眼睛,靜靜愁感受大家共修唸經的聲音,心中卻浮現這一切都太儀式化、表面化的想法,並感覺那個環境太富麗堂煌,一切的莊嚴好像都是假的,就開始坐不太住,一直想回家,要走時有跟大佛說明離去的原因,請祂原諒。但事實上我壓根覺得我並沒有錯,這個儀式給我的感覺是商業行為,而信徒心裡所求的到底是什麼?心態更是有待商確!
我因為八支齋戒的問題求教過我那個佛教徒同事(她就是皈依佛光山的),其實也是跟她懺悔為什麼自己無法受教於儀式,而內心一點認錯的感覺都沒有。她說這也是佛光山為人所垢病的地方,是有很多的商業行為在裡面!她的指導老師也說過,很多表面功夫是做給一般社會大眾看的,沒有這樣的氣派是吸引不到權貴者的眼光的,沒有這些權貴者的贊助,佛光山是無法發揚光大的。它必須要為廣大的群眾所接納,才有辦法再進一步地宏法。但我的看法是~它太過於趨炎附勢、太過同流合汙了!
以上都是在啓靈後發生的事,是因為啓靈我才會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的。以前我認為宗教都很好,都是在勸人為善的,但現在我認為,宗教根本就是在勾起人「不想受難的欲望」,如果人只是為了死後不想受苦難,而硬巴著這些「神」的脚,硬要擠進天國的窄門,這樣的動機良善嗎?為何要用這樣的動機傳教呢?
唉!怎麼啓靈後變得比較龜毛呢?淡淡地看,世間一切不是都很美嗎?用心體悟的結果,連宗教這般清流也變得汚濁,或許是我又再鑽牛角尖了,或許我只是某個環結沒轉過來,期待有個大師可以開示一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