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偶爾會聽到師父抱怨少有人來幫忙廟務,他會說~信眾要老師幫忙時,就會出現在廟裡,但卻很少人會主動出現在法會前,來幫忙佈置法會的會場。初二看完超體露西之後,我才有感而發的跟他說~廟是你自己要開的,打理廟裡的一切本來就是你應盡的義務,為何一定要別人來附和你,才叫做廟開得有成就感呢?所以那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就是默默的一直做就對了!等到有一天,有人認同你了,自然會有人來幫你,否則,你都只能自己反省哪裡做不好而已!
我又說~就像我寫部落格也一樣,我不會管今天的流覽人數是多是少,我也不會管今天是否有人留言附和我或謾罵我,我只當這是一個人生的義務,我曾經思考過這一些問題,我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如果它能給某些人提示些什麼,這就夠了!我少看一些電視、少一些娛樂活動,甚至有時還會被罵......這都沒有關係。因為當一件事變成自己的責任義務時,便沒有什麼好情不情願的了!它就是一直做就對了!
我只是藉露西把「留一個真理給世人」的這件事當成自己應盡的責任,用此來警愓師父,希望能斷了師父那些「多情」的情緒,因為人就是多情才須要別人的附和與認同!
只是這事才討論完,就在初三、初四跟家人拜完年之後,初五老天爺馬上就為這件事為我們舉了一個實際例子...........
初五這天師父本來想去逛台南的奇美博物館,但它的生意實在太好,預約可參觀人數已經排到一個月之後。所以師父只好改景點到台南北門區的「水晶教堂」,因為在網路看起來它真的是蠻美的一個景點.....
只是當我們停好車在規定的停車場後,才發現還要步行好一段路才會到水晶教堂。然而在這途中,我們路過了另外一個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景點~北門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我是從小就於課堂上得知北門這個區域曾經盛行過烏腳病,只不過長大以後也早已淡忘了這樣一個記憶。因緣際會的造訪此地,我才明白原來當時有一對王金河醫生夫婦曾對這些病患這樣盡心盡力的照顧長達二十五年,因為病患都是染病的窮苦人家,王醫師不但長期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也提供場所收納病患,讓他們得到比較好的照顧,甚至在病患肢體殘缺之後,還培訓他們一技之長,使病患在癒後能有謀生的技藝。
因為烏腳病是一種末梢血管阻塞的疾病,常常會引起下肢的潰瘍、傷口不瘉、組織壞死,所以最後都會以截肢來收場。
在醫院開辦初期,也曾有醫生同行笑王醫師說~在別的地方開業,不但資源充裕,又可以收費。但他偏偏選這樣的一個貧苦之地開業,資源匱乏又無收入可言的情況下,是又能支撐多久?但王醫師不管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堅持自己的信念,直到後來社會大眾肯定他的做法,支援的資源也才漸漸到位!
這讓我想到佛陀修行時的一個插曲,佛陀在未證道之前是以苦行的方式來修行,但祂最終認為苦行的方式仍然不究竟,於是便接受牧羊女的供養,身體漸漸恢復健康(因為苦行時瘦得跟皮包骨一樣)才有體力悟法證道。只是在祂接受供養時,本來隨著祂苦行的五位比丘便認為祂這樣是破戒,於是就棄祂離去。
這樣的情形在當時世俗的眼光中,確實是無法苟同佛陀被供養的修行方式,因為大家一致認為苦行才是唯一的道路。若當時佛陀仍是「多情」的想附和大家的想法,或「多情」的想取得世俗的認同感,想必祂應該無法一心一意的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因為祂被「世俗情」所牽絆住,又如何證道開悟。
所以人在朝一個遠大的目標前進時,有時要「忍辱」的耐得住寂寞,有時甚至也要接受世俗質疑或批叛的眼光,因為它本來就是必經的考驗之路!
我是不知道師父是否會像我一樣如此深刻的把這些事情串成一個道理來告訴自己,否則應該很多事,不用我來講也不用我來提醒,它早就順理成章的在師父的心裡了!
當一個人有了真正的中心思想之後,他的情感便會是自給自足,不需要去攀緣附和,而且也會確確實實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