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格看完問題相同,但對應不同的人格特質,答案就會不盡相同這篇文章後,內心原本想跟我說卻沒有說的話又再度浮現出來,於是他便這樣來跟我分享~ 星期六去先前常去的XX宮, 剛好宮裏在做「補家運」,中午來了一位信眾(好像癌症目前在做化療),住持一見面就跟這位信眾說:「你四處跑四處問,心不定,即使你現在人坐在這裏,心還是定不下來…我勸你還是不要來這裏比較好,因為你來這裏聽不到好聽的話,聽到的都是不好聽的話… 就像這位師姐(指這位格友)來了12年了,只會說~歡喜做甘願受,到現在還是????? 我(指住持本身)到現在還是不歡喜做,不甘願受,但是還是要做,還是一直做,到現在,也不甘願受,但還是做………」 以上的話語出自住持之口,我無法形容聽到這些話當下我內心的難過,我只有想:或許這裏的磁場就是這樣~用激將法,用反方向法,來勸人要修ㄚ………(不過,我相信自己的內心還是很受傷的)… 這間宮的做法是和別間宮不一樣,別間宮應該大部份都是多加勸導引導吧?! 所以,我是認同一個問題對不同人要有不同的答案。 面對不同的人,是不能千篇一律的都給相同的答案,必須要因應每個人的內心需求來為對方講解,這樣的回答才會切合對方的心意。 ~~這或許就是不同宮廟有不同做風吧!住持的個性掌控著這宮廟的風氣吧?! 至於普門品裡所說: 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那難道不是修觀音法門的修行人就不必有如此的慈悲心嗎? 真的有別的神明是用嚴厲苛求的方式來教導佛子和眾生,這樣眾生佛子才會清醒,是嗎? 。。。。。。。。。。。。。。。。。。。。。。。。。。。。。。。。。。。。 看完他的回應,我明白他的內心是蠻受傷的,人的話語是帶有能量的,一句好話是激勵人心,一句惡語是傷害人心,我的想法是~修為到位,講話一定會跟著到位。 而他所節錄的普門品那一大段經文,其實正好是他這些問題的最佳解答!為何觀世音菩薩要渡人時,一定示現跟對方同對等的身份來為其說法?除了是因為已經修到融通也自在了,所以祂才能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而當一個人法圓融之時,自然是一位大慈大悲的大智慧者,所以祂會更懂得謙卑,不會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訓誡眾生!會如此做為,也是因為祂理解眾生的感受,所以慈悲的菩薩才用謙卑來以身做則!俗語不是說言教不如身教嗎?所以,這樣的示範力道才是最大的,讓人最有感受的,也最願意敞開心來接受的呀! 也是因為這樣的慈悲願力,所以菩薩才能成就此高深莫測的法,可以自在遊於娑婆世界,來為眾生說法呀!因此,師父才會在文章裡告訴我們,發願的不同,修行境界就會不同,所發的菩提願越大,修行的層級就會越高,所成就的法就會越自在圓融呀!而觀世音菩薩不就是這些論調的最佳實例嗎? 畢竟神佛的境界也各自都不相同,像我們觀音師父也離最原始的觀音菩薩還有五個階層,所以我只能說,悟法的不同,示現出來的法就會不同吧!並不是非得要嚴厲,眾生才會清醒! 若更懂謙卑,法的力道便來得更深入人心呀!
- Mar 22 Fri 2013 22:04
謙卑的力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