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才發生的一件事,我考慮了幾天,是也有點猶豫要不要來寫,它是有點玄奇到令人難置可否,若非我是當事者,若非師父的翻譯神明都應杯,否則我壓根不相信世上會有這種事。對我來說,它是一個事實,雖然我自己有點看得見,但我真的很難去做連結猜想;對師父來說,他看到的是一個真相,若非神明也照著他的翻譯應杯,他很難取信於我這個當事者;對大家來說,這又是一個別人說的故事,你們又會信它幾分呢?


在講求科學的現代,很多事大家都以眼見為憑來論斷事情,但很多我們內心裡所認定的真相,它就真的是這法界裡的實相嗎?我今天講的故事,大家可以把它定義為另外一個層次的觀念探討~如果執於眼見所憑也未必是對,那執著於自己內心的想法,又是對了嗎?只願意用自己標準來評斷他人的人,又到底封鎖了自己的內心幾分呢?


心境與眼界的不夠寬廣容易去批判別人的是非,口造是非之人容易讓人一眼就望穿自己的心量到底為何,對事情的執著又抓取了幾分........若只認定惟有自己的想法是對,那別人的好意就只能被抗拒在外,愛莫能助,那也只好選擇跟自己保持距離了。


經書都說:「成法非法,法會於心,心融於法,法忘其法,法無其法,乃為大法。」那又為何要執著於法一定要長成什麼樣呢?人間處處是法,只要有心,自是法法可得。心境的一直否定別人、否定人生(就一直認為別人對自己都不公平,也一直看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不順眼),這樣是很難得到法的精髓。


當自己一字一句去抓取一個觀念,並非得要照著來執行,而且也用這樣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時,這樣的「法」在實踐上就執著了、也刻板了。所以經書才要我們用心去融通一個觀念之後,是身、心、口、意的合一徹貫執行,而不是去死背它、去計較它,甚至只會拿來用在嘴巴上,去炫耀自己可以講了一口的好法,亦或是去批鬥別人而已,這麼做容易違反的學法的實義!


開場白好像寫太多了,扯到後面也好像有些離題太遠了些,不過也算是在為自己的下一篇文章鋪路,它確實是匪夷所思,先有這樣的觀念鋪陳,大家再去想我為何要陳述這個故事?


而唯一不可否認的一點便是~世間事真的是無奇不有,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不同,所體會事情的認知就會不同呀!


很多的標準是無對、無錯,也無是、無非,一切由心造而已。好像是對的觀念,執取或許就過頭了,容易失誤;好像是錯的觀念,但用在適當的人身上,反而是種正向的力量。放寬自己的標準再多想想看,或許領悟的層次會不同凡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