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把生死也放下了,兩年前有一次我跟孩子的爹聊天,我跟他說:「人死了不過是靈魂的再次昇華,祂必須再往祂該學習的國度去,不管是佛國淨土也好,不管是陰間地嶽也罷,那都是一個過程與試鍊,所以如果將來我們身邊的有人過世,我可能會哭不出來,只會祝福而已!」


這當然只是個情境的假設,面對所有人我或許有八、九成的把握,但如果是面對我兒子的話,我只能有五成的把握而已。不過我內心確實是這樣來思考死後的世界!


當時孩子的爹只是不服輸的回答我:「沒關係,反正妳如果比我早走,我也會學妳,就當妳是昇華了,我也會祝福妳,不會為妳來流淚。」聽他這樣的講法,我明白他對我的思維模式是很不以為然滴!


認識師父之後,因為父親有一陣子的身體狀況十分的不理想,師父便趁著有次南下辦事,就順道來看看父親,因為當時已經很晚,父親早已回房熟睡,師父便在客廳幫他隔空點穴調理一下阻塞的經絡。此時師父看到父親有冤親債主纏身,便跟我約好隔天到台南的東嶽殿為父親解冤親債主。


因為一直以來,我為兩位師父寫部落格傳法,所以在師父的認知裡,他覺得我是一直在做善事、傳善的觀念,所以若是做法在我家人的身上,他都只跟我要一個兩百元的紅包,貫例性的見個紅而已。但這個小紅包,根本就不夠他往返的車資。


當天在東嶽殿為父親解完冤親債主時,師父看到這個冤親債主是拿著綠色的令旗,他也明白這個冤親債主跟父親隔年的病情跟運勢有著極大的關係,雖已把此冤親債主渡化,地藏王菩薩也都有應杯下來,但是否能為父親渡過隔年這個關卡,菩薩就只是笑杯!


師父想說他都一趟來了,就看我還有沒有要為父親多求些什麼,只要我發願求得到,他都願意把法做給我父親。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後,師父便坐在旁邊的板凳上,等我自己去求菩薩,再跟他說求完的結果就行。


這下可真難倒我了,對我來說,我又不是父親,我的意思就代表是父親的意思嗎?父親在母親過世後,嘴裡就常常唸著想早些回去陪母親,他表達出來的意念,總讓人有種活的不耐煩的感覺,我真的不敢自做主張,來祈求為父親添壽命!加上父親在小中風之後,身體緊繃的不舒適感,是常常困擾著他的生活起居,所以他才會這般的意志消沈吧!我若讓他這般的病體在拖延下去,我真的就是孝順了嗎?


孝與順是兩難分離,是孝就要順從老人家的心意,只要他不去防礙到其它人,我會盡其所能的滿足他的內心所須。若這件事是違背他的心意,就算是我自認為的好事,我也不會為他做這種決定。


最後,我只跟菩薩祈求,我會盡己所能的奉獻己力,只求父親能在有生之年,可以過著平安喜樂的生活,身體的病痛可以減緩讓他活得舒適一點,至於父親可以安享多少餘年,我並不強求,一切請菩薩保佑。我就沒再擲筊求任何東西了。


事後,我大約跟師父說了一下我的想法,師父便順我的心意,就沒再出手多幫忙些什麼,也回台北去了。而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把原本都在廟裡法會為自己做的消災牌,全都改成幫父親來祈福消災,我希望他真的可以如我所願,好好的活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


或許我這樣的做法在大家眼裡未必是對,但就真的是全然放下,所以也不會再強求些什麼,對自己是如此,對別人也是如此。也或許父親是這樣的想法,我才會定調在這樣的做法。或許父親的想法不同,我雖然是這樣的思維方式,但或多或少我會為他調整成適合他可以接受的做法。


而同樣這一個生、死的觀念,用在第一篇我與人性對話,會有我對外的一個大家普遍性較可認同的講法。用在第二篇的自我省悟,也會有我自己省思的過程。用在這第三篇面對生活,我也會有自己的心情轉折與他人須求的考量。這些都是不同層次的東西,雖中心思想是一貫不變,但對應的方式會因人、因時、因地來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