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師父因插手別人宮廟的事被傷到,於是觀音師父就乾脆要他閉關,不要出門,在道觀裡讀「楞嚴經」,去悟更深層的法,來突破自己。而這一篇文章是師父那時讀了幾個小章節後的心得分享~

修行人一切的緣起,都是由自己內心的初衷,所發出來的心願而定,這也就是所謂的「初發心」。每個人想修行的初發心並不相同,有的人是因後天的被動,造就身體慢慢起了微妙的變化,慢慢對廟寺有感覺,再加上自己的本能意識(即本靈)一直帶動著往廟裡面跑,這時就會因每個人的因緣際會,所接觸的法或宮廟也就有所分別,而造就這一世的修為境界。

當然,所有的寺廟及神佛都是勸人向善,以和為貴,以善為念,以助人為樂,這算是基本的發心。隨著接觸法的深度,再加上自己理解度,後續就會產生所謂的「因緣法」。每個人的初發心,是會因為所接觸的老師或宮廟,而慢慢再起變化。但很少宮廟會去談這個區塊,因為因緣法是緣自於佛經上法的論調,很少修行人會去鑽研它。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朋友都曾寫過「我的志願」這樣的作文題目,因為自己的志願,若再加上老師及父母的認同與鼓勵,而讓小朋友一直往這條路上栽培,並一直給予他絕對可以做得到的觀念,最後便成就這個志願。這個志願本來就是小朋友個人的一個感覺,但經由環境的教育與相關文化的培養,讓小朋友堅信不動搖,進而達成自己的願望。當我們回過頭,去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時,可以發現,其實志願是假的,人給予的環境及教育才是真的,而至於小朋友的「受」與「不受」,便造就了因緣的「緣起」跟「緣滅」。

所以,修行是否修得好,會因發心的層級而有所區別。若只知道心為善、念為善、行為善,一切以善為根本,但還沒有想去做助人的動作,這算是小發心,以不害人為前提,修自己的善緣,這修的便是「小乘佛教」。而所謂的大發心就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培養所謂同理心,進而發菩提心,若像觀音菩薩所發「尋聲救苦」的心,自然而然就會督促自己,從很多的心念去調整,來達到這樣的境界。

而初發心也會因接觸訊息角度的不同,而跟隨著越來越大,發心越大,就地頓悟後所開的身上竅門就會越多。很多人就是因為自己所發的初心大小,而感受到的法有所不同,所發的願不同,而悟道的境界也會不同。當自己的願隨自己悟到的法,而越發越大時,頓悟的層級也會越高。而佛法之所不可思議,就在它的感應,它的觸及,它的給人的意識,它給人的感覺,它給人運用神通的方式.........,都跟個人所悟的境界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個人所發的菩提大願不同,當下所證悟的層級便會不同。心地觸法(心接觸到法時),心裡所生境界的感受,是很難用語言形容,而且也每個人皆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人所證的果位就會有所不同。

自己的層級要到哪裡,就看自己悟的法、發的願到哪裡,而自己就會到那個境界,這是一個想法,也是一個途徑、一個必經的路程。有這樣的想法,才會往這樣的方向去做,要有這樣的念,要有這樣的初心,才會有這樣的身體力行,去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促使自己跟上這樣的層級。而悟的法、悟的境界,才會因發心的不同,境界才有辦法當下頓悟,當下跳脫,這是悟法的不二法門。修行修心,往內觀不往外求,內觀一切法,法源於心,心融於法,法融於心,身心意皆融法,我就是法,便可以造就無為法。這也是師父修行以來,悟法的方式。

發心是要跟自己的境界相對等的,所以必須要內觀。而所謂的內觀便是~去反省自己的發心跟自己現在的境界哪裡還不符合,然後再在從中去做修飾調整,也就是去修出離心,要能離境把事情看得端詳、看得清楚,也不能有差別心,去把不對等的地方,隨著角度及觀念的的不同,去改變自己的境界及階層。所以佛經所傳的法,講的都是觀念,以觀念來悟法,只要堅信不移,法自然可成。而所謂的「甚深微妙法」講的便是神通,當悟的層級夠時,想要用到的時候,自然垂手可得。佛祖曾在夢中告訴師父,只要他相信佛法,相信自己所悟的法是對的,是沒有偏差的,一心不二,不動搖,不退轉,就可以無所不能地來完成自己的菩提大願。

 

2011-11-20 21:32: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