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說:人性再順著這個社會潮流演變下去,應該會越來越少人走入婚姻,甚至有婚姻的人也會想終結婚姻。因為有了另一半就只會是一種牽絆與枷鎖,它讓人不自由與處處受限,所以人類到最後應該是會想擺脫婚姻的吧?

我是這樣回答他:曾經我提過學會相處前,要先學會獨處的論調,人只要可以懂得如何獨處,相信你所提的問題便不會再是問題。當一個人不再須要藉由外在來滿足自己、證明自己、裝飾自己,任何別人的阿諛奉承、批評指教自可以不亂本心,仍維持原本的自己,相信這時你就已經「完整」,不須要靠外力來填補自己的空虛或缺陷.....而人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明白自己真正的愛到底是什麼,也才學得會如何靜默的等待「真愛」出現。事實上,真愛是可遇而不可求,若今生有幸可以讓你遇到,你會更懂得珍惜....至於到了那時候,其實也不用婚姻的約束,但你就是會守著這個人一輩子,因為在你的心裡非常的清楚~今生除了他,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取代的!

他:我確實認為妳獨處的境界實在是很高明,這一點也是我無法能及的......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要幹嘛.....甚至是有點不安的!

我:我也是被教會獨處的呀!我孩子的爹後來總是把我丟著一個人,是他讓我學會收起攀附的心,我也慢慢從中學會獨處的道理,剛開始也有一段不適應的過渡期,但就在我學會一切「有」也可以、「沒有」也行的隨遇而安後,我完成了婚姻這個課題,同時也失去了婚姻!只因為轉折的時間點實在是巧到不行,所以我相信這是老天爺安排好的功課,當自己通過考題之時,這個難題自然會離而遠去!(不過也斷得太乾乾淨淨了吧><~)

至於不安~容易讓人誤下判斷而選擇錯誤,你到底要的是真愛?還是就只是要一個人來陪你?還是就只想找個人來滿足自己?起心動念的不同,選擇就會不同,所造就的結果也會不相同!

相愛容易相處難,更何況每個人的標準又是那麼的不一,若總是要別人配合著自己的標準,那真的會是難上加難!只要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認知,明白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加諸在別人身上,不老是要別人配合著自己過活,也願意給別人自由生存的意識空間,相信婚姻便不再是人們心目中的墳墓與枷鎖~只是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學會完整的與自己獨處!

一個完整的人格,無須空缺的彌補,無所貪求、欲求、追求~行所當行、止所當止,一切自會是圓滿。包含婚姻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