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善事的定義很廣泛,但重點只有一個,只要這件事是自己真心誠意的做,也真心誠意的是站在利益他人為出發點的心態上,且完全沒有任何其它衍生出來的想像與希望獲得回報的慾求之心包含在其中,這便是善事一件了。
或許在這個人心不古的社會洗禮之下,我們對任何人都養成了防備之心,在太多社會亂象的衝擊之下,我們不得不用這樣的心態來保護自己,尤其對不認識的人,我們真的很難馬上信任。而這樣的心態,有時會不知不覺地在我們想做善事之時,悄悄地阻礙著我們,面對陌生人時,我們不自覺地會質疑對方是否用了詐騙之術來博取同情。而這樣的心在一來一往之間,不但讓自己的行善之心起了質變,因為懷疑的心已油然升起,這樣便不再是原本的那一顆真心誠意了。甚至我們會更卻步,便不會去做這樣的一件善事了。
這些可以都視為多餘的煩惱心,反正既然是不要求任何回報,想做之時,就直接了當地做了又何妨,其它的懷疑都可視為不必要,而若真的做的當下內心有所質疑,那也可以不要去做這一件善事,等待下一次做善事的機會即可,不然做了又自尋煩惱,這樣的善心念就已偏離,乾脆就不如不要做了,何必做了又來讓自己生疑呢?
至於參加法會算不算是善事一件?師父跟我解釋說,法會雖也是可以讓自己增福添慧、消災解厄的途徑,但參加法會算是比較利己的區塊,並不是為利他來做為出發,所以參加法會嚴格來說是好事,而不算是利他的善事。但如果在法會中,來供養出家師父,提供資糧給僧人,以助他潛心精進,這便是利他的行為,就可算是善事一件了。
而做善事並不能以金錢的額度來衡量,而是以出發心的真誠與否來衡量,任何的計較與精算,都已經破壞了做此善事的美意。何況若這善事是答應做來還神明的,自己的出發心更是要虔誠,神明不會跟我們計算太多,是我們自己的計較之心,讓神明看不下去才來扣分數,所以若欲為善,還是先捨棄自己的計較及多疑之心吧!而這不要多疑的定義,也不是要大家糊裡糊塗地什麼都答應,可以挑選自己信得過的人、機關、團體來捐助,而當自己決定捐助之時,就真的不須要再多疑猜了!
若真的自己的生活很困苦又想做善事,社會上很多的慈善團體都須要義工,跟相關的單位來聯繫就可以取得入門的途徑。不然扶持老人家過馬路也算是善事一件啊!只要你是真心誠意地想幫助他們。
總歸一句話,只要是用真心誠意的心,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樣便是善事了!
2012-05-08 19: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