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篇文章我們便來討論心靈的部分~

其實所謂的心性也可以說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而人格特質的背後便是由我們縝密的思維邏輯所操控,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思考習慣,是太自然而然的常常連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何都會被我們所忽略。但也有另外一種情形是~為了包裝、掩飾自己不想承認的起心動念,而用很多藉口來說服自己視而不見。不過,所謂「覺者」的覺就是要我們清楚察覺這過程的所有一切,並明白自己一動念之後的事情演變都將會是如何!所以沒有什麼是無法預測,如果明知將會事與願違或鑄下大錯,是否我們在動念的當下就該調整這個念頭了呢!

而人也常常被自己所傾向的人格舒適感所蒙蔽,只因為在這自認為舒適圈中,是安全的、是不麻煩的、是不被太打擾的、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是可以哄抬自己的........久而久之,就傾向用這樣的心性特質來對待所有一切,但這真的是一個人、我之間的絕佳平衡性嗎?真的是自己與社會之間的大協調嗎?還是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建構出來的一個假象而己呢?也因此,我才會說多聽聽別人怎麼說自己,如果我們心目中所定義的自己,卻跟大家心目中所認識的自己並不一樣.....或者雖然我們心目中所定義的自己跟大家心目中所認識的自己是一樣的,但自己的心中卻有著極大的不平衡與失落感.....又或者我們總是我行我素的,卻造成大家與我們之間的格格不入.....這時,是不是該來檢討一下到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人有時為了想矇騙別人、想演好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角色,甚至有時會連自己的心靈都給騙了過去還不自知,所以好好靜下心來問自己~是否內心真的是平衡的一點雜音都沒有?還平靜的外表之下,內心是波濤洶湧呢?當然還有一種狀況是全然不知問題點為何的視而不見!

一直以來我最常遇到的案例便是~他們為了去維持一個團體(公司、家庭、人際.....)表面上的假象和諧,他們去隱瞞內心的真實感受,不願意甚至是不敢把真心話說出來,有的則是在內心裡一直抱怨、有的則開始憤世嫉俗、有的則會麻木不仁......甚至引起燥鬱、憂鬱的都有,這些都是情志壓力,不但損傷著心靈,也損傷著身體,所以這類型的人痛常筋絡與五臟六腑都但有潛在或外顯的問題。

這些都是身、心失衡的現象,同樣的要調整回歸平衡之時,是不能往自己覺得舒適的那一個假象持續發展下去的,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失衡而已!相反的,若要回歸真正平衡,一定要先破壞這建構出來的假象平衡,才能重新回到真正的平衡。而同樣的,它必須往自己內心覺得舒適、安全的相反邊去執行(也就是我所謂的「反作用力」),要去打破自己慣用的思維邏輯、慣用的應對方式,朝自己生疏的做法去試試看,甚至引發衝突矛盾都沒有關係,放大問題才能看清問題,才會知道怎麼調整才是真正的修正問題,這才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把問題藏在心裡面看不見,叫做這沒什麼問題呀!(←而這明明就是在逃避問題!)

所以我才會說~任何的身體失衡要調整為平衡其實都會覺得是受苦的、挨痛的!就算是心理上的失衡要調回平衡也同樣是要受苦的、挨痛的。身、心是一體兩面,我們怎麼迫害它們、欺騙它們、隱瞞它們,到最後都必須要再付出代價才能讓它們回歸正軌!

就拿我來說好了,小時候我是一個什麼好、好、好的乖小孩,我幾乎沒有脾氣、也什麼都好,只是越長大遇到越多得寸進尺的人(也或許是自我的框架,讓我可以接受的範圍越來越狹獈),我的什麼都好,變得讓我開始生悶氣了!一開始我也不太敢發脾氣,因為我從來沒經歷過發脾氣要如何善後,也就是發完脾氣我不知道如何收拾殘局、如何跟被發脾氣的那一方重修舊好,所以我盡量忍著脾氣!到最後忍無可忍了,也就是累積太多引爆了,於是我發脾氣完之後通常就會跟對方斷交,因為還是沒有學習到重修舊好的經驗值,所以常常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是在這不斷的從發脾氣當中學習,後來我才體會出~有時內心有聲音時,就該適當的表達了,而不是一直積壓在心裡,等到壓不住了才爆出來,那是很可怕且傷人的。當然在表達跟對方相左的意見時,通常會引發針峰相對、衝突矛盾,但這都是必經之路,慢慢體會、慢慢學習......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如何的溝通,才會是中肯的中庸之道!

不習慣表達的人要學著表達出來、不習慣吞忍的人要學著忍耐看看、習慣說太多的人試著閉嘴看看、習慣操心太多的人試著放著不管看看......有時,情況也未必是自已預設立場的那般啊!而我們在調整,都是在調身、口、意的過與不及,若不往相反邊試著做看看,又怎會明白過在哪裡?不及在哪裡?而到底哪裡才是真正的平衡與中庸呢?

直到有一天,我講是我想的,我做的是我要的,我不會逾矩去干擾別人,我也不會讓自己心生困頓來委曲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身、口、意合一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