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剛見面不久的格友私底下看了忠言逆耳這篇文章之後,是留了這麼一段訊息給我~

師姐您好:
與師姐的一面之緣後,是否也能對我有忠言呢?或是幫忙我將心一層一層撥開呢?
先生曾告誡我過與相信他人的言語,雖曾受傷過,但我還找不出防範的方法,對我來說人心難測ㄚ!師姐是否有良策呢?
忠言雖逆耳,但也考驗著說忠言者的智慧!

我與她僅止一面之緣,那天她帶三個朋友來與師父聊天,所以我與她之間只有短短不到十句話的交流。但她曾經在部落格裡留過幾次言,我明白她十分信任我,只是我還無法拿捏她對字辭用語的耐受度有多大,所以我只想認真的跟她表達以下的建議而已~

如果妳真的想把心剝開來檢視一番的話,就拿妳認為最想討論的問題來跟我討論吧!我的「發現」是從妳對事情的看法與用字遣辭當中去明白妳對一件事情到底用了什麼樣的心念。也從妳的回應當中去明白我到底要用什麼樣的字句說明,妳才會真正明白我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樣我們才有辦法達到共識!
至於妳對人心難測的問題,還是要從先了解自己開始來改善起。當妳可以完全了解自己之後,妳才有辦法完全理解他人。妳有辦法掌握自己自己的思緒,且對自己是完全誠實之時,妳自然不會被別人影響或牽著鼻子走,那又何須做任何的防範。
就拿我來說好了~我一直以來就很相信自己,也很相信別人,因為一切都清楚明白了,所以只要我不去做錯誤的判斷與選擇,我何須拒人於外呢?

沒想到她既然回覆我~

師姐您好:
考驗忠言者的智慧,指的是我啦,並不是指師姐喔,就像是上次和妳說的,有時跟朋友開導時,口跟心會跟不上,導致回想自己在說什麼時,自己也霧灑灑啦!所以才說要有智慧,否則刺傷對方時,我自己也不知道。
對於自己到底想說什麼討論什麼,其實我沒想法,說起來應該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了吧!
以前總會認為自己很可憐沒人關心,每天心情都很差,也是後來因為(秘密)這本書,才清楚知道,自以為自己的可憐是因為對這樣的習慣上癮了,所以日復一日,重複著沒人關心沒人了解的情境中。
漸漸的反而習慣對事情不在多做聯想,遇到事情就不在那麼上心了,難過時我會告訴自己哭吧,哭完後還是要堅強站起來,不確定是不是這樣導致心封閉了。突然想到我挺害怕正視他人眼神的,感覺害怕被看透一樣。
不好意思,如妳所說要先對自己誠實後,才能真正把問題解決,造成您的不悅,在這誠心說聲:抱歉了。

我看這最後一段話是有小小的嚇一跳,我在寫給她的那一則回覆時,我是有意會到因為自己的想認真說明,所以在字辭上是用的比較嚴肅,沒想到她竟然察覺了,不過卻是有點誤會我的原意,於是我再回覆她~

喔!怎麼了嗎?我並沒有任何不悅,為什麼要抱歉呢?
確實我以為「考驗著忠言者的智慧」妳是在說我,但就算是真的在說我,妳表達得也很中肯,這是實話,每一個要給人忠告的人,確實每一次的出言都考驗著他的智慧,這是事實,本來就是這樣,我怎麼會對這樣的事實不開心呢?
不過我要順便說明的是~在回妳上一個留言時,我當下是有補捉到自己的用字有點嚴肅,但我只是想要跟妳實話實講,也就沒放在心上的回覆給妳。應該妳也是補捉到這一份嚴肅,所以妳才誤以為我不悅了......嗯!很好,我們都補捉到這同樣的一份「覺」,只是妳的「翻譯」有點大過於我的原意,但「覺性」也是可以在這字裡行間中培養,所以我們對這一份文字的感覺也算是心有戚戚焉喔!
至於妳整理了以上對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妳目前該正視面對的功課,妳在這過程當中沒有誠實面對自己,妳想掩飾自己的可憐、脆弱,反而偽裝故作堅強,問問自己為何如此沒有自信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吧!面對它時,確實會讓自己的心隱隱作痛的,只有抽絲剝繭的誠實面對,妳才有辦法打開這個心結。
而且妳在這個點上面看不清自己,別人也就容易用同樣的這一個點來入侵妳,所以並不是別人會騙了妳,而是妳自己騙了自己在先呀!
至少妳也都願意對我坦誠了,而且妳也明知道它是存在的,這是不是就是妳該去思索一下的問題呢?
至於妳為什麼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神,卻敢誠實的面對我,不管妳是否有誤解我的心情,不管妳真的很難面對真正的自己,但妳還是肯對我坦然.....為什麼?
以上這些統統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對論,妳想通了,妳就會願意誠實面對自己了!

其實最後第二段我本來要直接告訴她答案的,但念頭一到我馬上改口~只問她「為什麼?」而已,我想引導她去思考一下。如果她真的有所察覺一些的話,自然會明白為什麼我要說「人與人之間的相對論」、為什麼我要她「誠實」去面對自己!所以我想等一下她的答案,再來看接下來要怎麼說........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