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師徒語錄」最前面的文章就有提及,師父一開始便告訴我~唯有發的菩提願越大,修行才有辦法來修得越好。而其實這所謂的發願,便是在找自己在修行上的「定位」。
從很多經書裡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諸佛菩薩都有祂們曾立下的誓願,如:藥師佛就有十二大願、觀音菩薩有十大願、文殊菩薩有十大願、地藏王菩薩也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這些菩提大願都是祂們對自己的明確定位,祂們一直朝著這些目標前進,依此精進自己永不怠懈,而修行的真諦便在於此,因此祂們成就了自己的果位。
當自己的定位清楚之後,在朝這個大方向前進之時,無論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所有「該」與「不該」的取捨,就會很明白的拿捏在心裡,要如何的來「修正」?要如何來「執行」?內心自然而然會去調整出適合自己的答案,所以你說這個「定位」是不是很重要!
若一個人並沒有目標,等於沒有前進的方向,如此一來左也可以、右也可以,甚至迷路了也不知道、繞圈圈了也不以為意,這樣走來走去,哪裡才是目的地?那好不容易才等來了這輩子,這樣白白的虛度光陰,你又在自己的生命裡,刻劃了些什麼?真的都不會有遺憾跟惋惜?
可以好好去看一下這些諸佛菩薩所發的誓願吧!這字字句句的力道,無不撼動山河,人心為之鼓舞。是多大的魄力、是多大的堅持,才能有這一番的境界與成就。所以你說,如果這「定位」沒有出來,這「力道」出得來嗎?因此才會說有「願」就有「力」,唯有目標明確了,「修」的才會徹底,「行」的才會深入。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走修行,就好好問一下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裡?而自己想發的「菩提願」又到底是為何?
如果你的方向正確,也懂得貫徹執行,就算中途遇到什麼困難,天龍護法也會多方來協助,如此一來,你一定可以在修行路上,走得越來越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