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曾經問自己~人的一生有多久?他給自己的答案是~人的一生只在呼吸間,沒有了呼吸,人生便結束了,所以人的一生真的就像花開花謝般的短暫。既然人生那麼短,那我們修、我們悟、我們行.......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人總是往往不知道、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在忙什麼?在盲什麼?在茫什麼?更不清楚自己當下的角色是什麼?應該要用什麼樣的立場來表達自己的心態?該如何言?該如何行?該讓別人如何來知道自己?因為這樣的關係,才造就當今社會很多的亂象,這些都是起因於太多人不清楚、不了解自己在做什麼而引起!


所以修行對師父而言,雖然知道要行菩薩道,要言行舉止為善,但它最根本的目的到底是在修什麼?他下了一個很簡單的定論,就是在修「覺」與「知」。


佛教最初階的兩個修行次第,一個是聲聞,一個是緣覺,而他們之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聲聞~看了佛經、聽人說法,要有了講解才會明白道理。緣覺~不須要別人講解,自己就可以從很多身邊的事物當中,了解很多的道理。這就是所謂的「覺」。但「覺」也只是知道的表象而已,它並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徹悟。在「覺」之後,要能夠有所方向、有所依歸、有所規矩,相對性的自然就會明白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去行、去悟自己所「覺」的東西,悟了之後才能有深入,深入了之後才能有所領悟,領悟之後才能有所融入,融入了之後才是真正的「知」了!


這是修行的步驟,也是靜坐的步驟,靜坐要對氣場有所覺之後,再繼續融入這個氣場,順著這個氣場來走,最後才會達到「真知」的境界。之前師父很少談這個區塊,只是要我們去靜坐、去融入而已,是經過這些時間下來,基本法也傳得差不多了,他才把「覺」了之後,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融入的這所有步驟在此做說明。


在「覺」了之後才是「知」,在「知」了之後要如何「行」,才是真正的正知、正解、正念,用這樣的方式來反推自己所悟、所參透的道理是對的。也就是用這樣的檢驗步驟來讓自己了解與知道「修」的方向是對的,而用這樣的方法最後融通出來的答案,便是自己論調的舉證。


每個人有每個人生活上及工作上的苦與問題,而我們也會發現這些苦與問題大部分是出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很難溝通、很難相信,因此會有認知上的差別、立場上的差別、溝通上的差別..........,就是因為這些差別造就了角色立場的不同,所以講話上才會變成有不一樣的論調出來。而人跟人之間的誤會就在於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為什麼自己的意思並不是這樣,但大家都聽成是這樣,也把自己說成是這樣呢?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處在當下,因為本身的忙、盲、茫,很少人會靜下心來檢視自己~我現在的所做、所行、立場表達方式到底恰不恰當?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師父才會一直倡導一個觀念~修出離心。用此來檢視自己的言行舉止,並把自已訓練成永遠當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所有事情,這是修出離心的精髓。為什麼當自己看別人的事情時,盲點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且講得出來,而要看自己的盲點時,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因為跳脫不了自己的立場問題呀!


而當「覺」與「知」修到一個程度時,自己當下是什麼立場,該說什麼樣的話,是不是就會比較清楚了呢?這樣在跟人的相處上,是不是就會來得比較共享、共融、共好呢?人與人之間若都能依這三點為出發,做為自己處事的原則與方針,這樣是不是對大家都來得更好呢?


就是因為基於這樣的論調,所以師父才會都不藏私的,把自己所領悟出來的一切法,分門別類,變成這麼多的文章來跟大家分享跟探討,用區段性的讓大家了解,當下該以什麼法為訴求。當然同樣的講法,每個人的體悟都不一樣,也有弟子跟師父反應,道理都很簡單也很容易懂,但他就是悟不到那個境界。


自己知道別人在表達什麼,這是所謂的「覺」,自己知道該怎麼講、該怎麼做,這才是智慧,這中間的層層關卡,要讓自己的心境、態度、習慣去做適度的調整與改變,這些才是真正智慧的所在。


人要把一個陌生的動作變成習慣,要經過五、六十次的練習,一定是要經過生疏磨練的過程。而我們修行也是,要如何從生疏磨練到一個融入的境界,這才是一個真正「知」的境界。


學校教育教的是理論跟觀念,卻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去深思熟慮的表達、該怎樣來調整自己,所以師父才這麼語重心長的來講這一篇「覺」與「知」!也是希望可以喚起大家的覺知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