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股票的老師就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個觀念~剛開始學方法操作股票時,會有「見山是山」的感覺,意思就是說剛開始在學習時,比較不會有自己的想法,就直接套用老師教授的方法,一切以方法為依歸,這時的操作會是得心應手的順暢。等到方法學太多,加上有一段時間的操作經驗時,就會有「見山不是山」的感覺,意思就是說,為了因應各種狀況,所以須要很多方法來加以配合輔助,但有時因為自己尚未融通,所以會用錯方法,甚至不知該用什麼方法才對,這時就會進入困惑期。等到最後完全將方法融通了,就會又回到「見山又是山」的感覺,而且也會發現~一切方法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且曲折離奇,說穿了並沒有什麼,「就是這樣」!

我是十分讚同且欣賞他的這一番談話,我也認為很多事情都適用這般的境界,當自己在某一個高點,再回頭看這一路走過來的所有時,應該「就是這樣」的簡單吧!

也或許我習慣簡單的思考,大方向對就好了,細節能不要管就不要理會,人生哪有這麼多空閒去管這些小事情呢?管得越多,牽絆越多,迷惑越多,困在當下的時間就越多,明明可以直路一條的走,何必要九彎十八拐的還繞不出來呢?

不過我也曾為此,被那些想法高深的人士批判過,「事情沒有妳想像的那麼簡單」、「妳的想法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妳必須要試著推演到事情的核心」,這是我常聽到指正。有一陣子,我也曾嘗試著讓自己思考再縝密些,但沒幾天我就投降了,我還是習慣我原來的思考模式,我有認真反省過,但我真的做不來反覆推敲的思考邏輯,最後我放棄了。

後來遇到師父,我有跟他討論這樣的心性問題,「簡單的思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沒想到他想了一下,竟然是回答我~「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端看個人目前的層級在哪裡,沒有什麼好跟不好的。

哎呀!真是無巧不成書的答案,也一語驚醒了夢中人,反正「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好跟不好的方式,就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其實會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最近經書唸得有點懶了,念來念去「就是這樣」啊!反正就是善心善念,一切以利他人之心為出發就好了咩!這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去實踐的。我存著這樣的心,放慢速度思考著自己所講的每句話,應該比念經有用多了吧!

ㄟ~寫到這裡,我發現我的急性子好像好久沒發作了說!同事們也說,我怎麼什麼事情都可以看得很悠閒,輕鬆自在的。我只能說,有修有差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