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省悟 (2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聖賢,所以我們只有學習去明白真正的「有」之後,才會明白何謂真正的「無」。

例如上一篇文章的朋友,他必須完全「有」理解金剛經之後,便可以自然而然就直接明白網友是完全的「無」惡意。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位朋友引用了師父幾年前在部落格裡所提的一段話在他的FB,因為他覺得還蠻有意義的所以想分享給他的網友,而這段話是這麼寫的~

心起諸法像 諸法了真空 無明且無盡 菩提自可成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完寫書的心~被總編輯鼓舞著這篇文章之後,總編輯是忙到了2015.07.13這天,才正式針對我寄給他的文章回信給我,而這些文章就只是在講「實修」其中的一個主題而已,約七千字吧!原本我還擔心會不會寫得太平易近人~平實到讓人家看了會覺得沒有什麼的,但這些真的都是我實際體會過的精華......沒想到,總編輯看完之後,他不但完全理解我在表達一個什麼樣的修行,而且還針對我的不足之處又提供相關建議,讓我可以再做深入的思考。而最後他的總結是這樣的~

看到這裡,感覺這和你之前的筆調,差異極大。是不是你這一年去上了什麼課,或者看了什麼書,受到一些靈性的衝擊?這樣說修行雖然毫無問題,但有一個可惜的地方,就是傳統道教的修行要旨,反而隱沒了,而這原本應該是你的特色哦。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的人在修行之初會來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自己的主神是誰?不知道自己該往哪一個教派來做歸依?佛教、道教、密宗、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婆羅門教........,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宗教,自己的源頭到底在哪裡?該如何才能真正追本溯源去?有時就為了這樣的問題傷透了腦筋,深怕自己選錯了方向而來擔誤了自己。

其實如果認真去探究,所有的宗教其實都在講求心靈這個區塊,雖然說法有些許的差異,但所陳述的一切,都只是在安我們的心,要讓我們的心靜下來而已,唯有心在真正靜下來之時,般若才會開顯,法自可隨處可得。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其實在寫念念分明‧照見佛心那篇文章之後,我不只對身體的氣息、脈絡觀察得越來越有心得,就算對念頭的捕捉與事情癥結的察覺也是越來越細微,而且持續在進步當中。我不但慢慢明白自己念頭的來龍去脈,也慢慢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任何事情的形成與演變,甚至身邊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句話語,我也大約都可明白他們動了什麼樣的心念,甚至是可以推回他們的最原始的起心動念到底是什麼.........

由於「探索」是為解決問題、理解答案而起,所以我很容易明白一個人的問題癥結是卡在哪裡。只是當人還沒完全進入修行的核心時,太多的掩飾與包裝都是為了隱瞞自己那一個脆弱的心,害怕受傷、恐懼被發現的真心,有時還是一顆狐假虎威的心,一顆欺騙自己容易說謊的心........所謂的「剝洋蔥理論」也是因此而起,人的心就是為了圓最起始點的那一個謊,所以才讓自己的心被層層的謊言來包住,所以要看見這一顆真心,確實要一層一層的剝開,而且是會鼻酸、是會流淚的。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還沒修行前的我也會這樣,不但為難了自己也容易去影響別人,只是每個人嚴重的情況有大、有小而已!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以前很少談我自己靜坐裡的東西,因為它真的很平凡無奇,是一種自然到我並沒有想到要跟任何人分享的動機。因為師父講的靜坐方式好像比較有什麼,所以我之前依他的靜坐方式寫了一篇初階靜坐功法分享給大家,至少他也修出了自己的一番心得,不像我之前還濛濛懂的,所以我是依他的教法為準來分享,但我自己還是偏好自己最自然無為的靜坐方式。(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分享在新書裡,這裡就不多談~)

在自己實覺、實受的感知慢慢被練起來之後,漸漸我分辨得出來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靜坐,會對人的身、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論述未來我都會寫在新書裡(第一本書會提一個最基本的靜坐架構,因為靜坐只是修行的一個環結而已,所以它只會佔全貌裡的一小章節,但或許我再深入探索一下的話,它是也可以用專門的一本書來寫,就再看有沒有這樣的機緣囉!),這裡只是想跟大家說明的是~我用我的方式靜坐到近期,我不但可以輕易感受到身體裡的脈博頻率,更是發現皮膚的毛孔也是會呼吸的,它的頻率、長短完全跟鼻子吸氣、呼氣的時間吻合,而且出息、入息的感覺也都一模一樣,甚至到現在我不用靜坐,只要心稍微收攝一點,這些感覺統統顯而易見它們的存在。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呵~我那位熱心的格友昨天又來留言了,他跟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是也覺得蠻有道理的,所以分享給大家,也順便回覆一下我的想法.....

hello~~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有一位格友在留言板留了訊息,他問我:「聽您說要推翻之前所有架構重新布局寫書,您可能有您的新考量,但我覺得之前那架構也很好啊,要不要考慮新、舊架構都出阿?」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決定用新的架構來寫我的第一本書的幾天後,我就已經是這樣的想法了!不過真正的決定權還是握在眾生的手中,要大家願意接受我的論調,我才會有再次深入闡述的機會呀!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修行首重「覺性」,不管大家當初是抱著什麼樣的想法而來修行,但一個人如果對凡事總是不知不覺的,這會讓自己在修行上很難去精進,甚至是遇到了瓶頸也渾然不自知,亦或是不知該從何去突破。

然而現代人因為長期處於太迅速、太多刺激的情況底下,很多身體的覺受早已失衡,也可以說~很多人對自身的「痛」是不知不覺,須要更強大的刺激才會發現問題出在哪裡。就拿我大部分的客人來說,身體很多地方明明平時就覺得是正常運作,無關痛癢的,但在我的手下~它們就無一不現形的會讓人覺得好痛!一來、那是因為肉身習以為常了,若沒有外力的再加諸於上便察覺不出來有所問題。二來、那是因為肉身在某部分的知覺力道下太重了,所以才會對其它的部分不知不覺。所以我在調理上的責任便是~用我的手告訴客人哪裡是切身之痛的,且須要改進的,這樣客人才會把專注力移轉到這裡,並開始注意這裡的問題。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經在文章中提過所謂禪觀的心是一顆平衡觀的心,也就是一顆全面觀照的心。或許我用文字敍述,大家還是無法明確體會我在表達些什麼,所以我引用一支網路爆紅的影片,讓大家用視覺來體驗一下何謂平衡觀的心?何謂全面觀照的心?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師教的禪法很簡單,在動的方面稱行禪,在靜的方面叫坐禪。

行禪便是一手握住另外一手自然垂放在腹前,眼睛看著前方並往前步行,但動作盡量放慢到甚至是分解動作的一步一腳印,只是在往前行走八到十步之後,就要再分解成四步轉的動作,一百八十度往後轉回來,再向前行走八到十步之後再轉身,就這樣慢慢來回走、轉身、走、轉身......一心一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個腳步上,持續一個鐘頭之久。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2012年中曾經寫過念念分明‧照見佛心這一篇文章(而最近因為又遇到一些事情很有感觸,所以前幾天我又把它找出來再分享一遍),當然會有這些想法出來,其實在那時就已經有相當的體會,因此我自然而然會照著自己所說的~每天花一小段時間靜下來觀察自己,只是在過了一段時期的更精進、更深入體會之後,我寫了自我療瘉的「自性瑜珈」這系列文章。

確實自我療瘉的「自性瑜珈」是每天花一小段時間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延伸版本,一心一意且身、口、意合一的慢慢觀察自己的身體、體會自己的身體,我們會發現就算是一心一意裡面還是有層次豐富的千變萬化,只有一直內觀自己~把感覺拉回到自己,慢慢的我們會發現這心念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微細的念頭都可以清楚照見,然後去明白這些微乎其微的念頭,原來影響我們如此深遠,甚至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產生蝴蝶效應~所以我們才必須來覺察我們的念頭,並且修持著這顆心!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忙、盲、茫的關係,人的心通常都是處在很粗糙的狀態底下,很多時間都是在不知所以然的情況下渡過,有時連工作要如何處理才會到位,都摸不清頭緒了,更何況外在問題的癥結點是什麼?內在問題的癥結點是什麼?他人的反應是什麼?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因為自己的無法察覺,所以就沒辦法一一釐清,很多困惑也因此而起,自己就會迷在當下了。

曾幾何時,我們有用一小段的時間,五分鐘也好、十分鐘也罷,讓自己靜下來好好觀察當下的自己嗎?觀察自己當下的呼吸是快是慢?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呼吸頻率?觀察自己當下的一舉手一投足是哪些肌肉群在牽引?是怎樣的心念引起自己的這些小動作?甚至更深層地去觀照自己當下的身體哪些地方已產生瘀塞之氣?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來造就?........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在寫這系列文章之初,我只是想寫到自我療瘉的「自性瑜珈」(四)~該雙盤了吧這篇文章而已,只是隨著這幾天的生活際遇,一直觸動我做補強性的說明,也一直擴充它的架構,就在2015.05.20我寫完自我療瘉的「自性瑜珈」(九)~再談與靈對話這篇文章,並認定它就是一個句點的隔天,又很恰巧的發生了一些小事,所以我只好再多寫上這篇文章.....

2015.05.21這天早上,我依照每天的日常慣例會到法因緣而生(十六)~靜默是最美的聲音這篇文章所提葛瑪葛居寺官方網站的首頁~只為看一句每天固定更換的修行箴語,而這句箴語也是我在法因緣而生(十六)~靜默是最美的聲音這篇文章所提的仁波切所提出來的。因為當一個人與一個人「印心」了之後,雖然我與他不曾相識,連一面都未見過,但他所講的話(也就是官網每日定時會更換的這句修行箴語)有時都會剛好跟自己當下的所悟起共鳴。就像我當時要寫有關他的文章時,他那陣子在官網留下的便是「修行是為了學會靜默」、「靜默是最美的聲音」、「修行當不斷學習。學會何時閉嘴。」這幾句話,所以我才有辦法更貼切的寫法因緣而生(十六)~靜默是最美的聲音這一篇文章,這不是很巧嗎?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我也遇過很多人、靈不協調的情況,不過從這些出狀況的人身上,我不難察覺~大多數的他們是心生抗拒!抗拒著這一股靈氣、抗拒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況、抗拒著所謂的老天爺在逼你.........內心一直充滿著衝突、矛盾、壓抑........那要如何身、心、靈合一呢?

也常有執事者要啓靈者必須管好自己的靈,不可以怎樣...怎樣...又怎樣...怎樣的。但我卻認為那不過每一個人的過渡期而已,一生從來都沒有遇著過的事,發生了...就一定要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或許這期間不免有些出軌行為,但其實無妨,有自覺的人會想辦法來改善,要給他們時間與空間呀!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文章我們便來討論心靈的部分~

其實所謂的心性也可以說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而人格特質的背後便是由我們縝密的思維邏輯所操控,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思考習慣,是太自然而然的常常連自己的起心動念為何都會被我們所忽略。但也有另外一種情形是~為了包裝、掩飾自己不想承認的起心動念,而用很多藉口來說服自己視而不見。不過,所謂「覺者」的覺就是要我們清楚察覺這過程的所有一切,並明白自己一動念之後的事情演變都將會是如何!所以沒有什麼是無法預測,如果明知將會事與願違或鑄下大錯,是否我們在動念的當下就該調整這個念頭了呢!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一篇文章我們先討論身體的部分~

其實我們會因長期一些不良的習慣影響坐姿、站姿、臥姿......,而導至身體結構失衡的問題,然後我們為了讓這失衡的身體結構保持平衡,也就是讓這個身體可以使用起來舒適一點,我們會錯用身體的力學,而讓身體結構越來越失衡。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系列文章也可以說是法因緣而生(九)~感知從探索問題開始的續集,其實我也算是為了去探索這一篇文章中所提的這一位弟子的問題,才開始去內觀氣的運行,並且去探索氣與肢體動作之間的關係,然後就慢慢的發展出我所謂的「自性瑜珈」。因為我當初在靈動時,便確實明白身體的氣要通得快,搭配一些伸展動作來調整筋脈是有其必要性的。而確實也如同我在該篇文章結尾裡所說~除了靜坐之外,還有什麼其它方法可以讓身心早日的來跟全面的神經感知完全融合........沒錯!那就是我在這系列文章所提的「自性瑜珈」。

所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當我們的內心有一個想法出來,為什麼意念無法集中在這一個想法上?為什麼氣無法在體內施展開來?為什麼肢體的力量無法搭配得上來?為什麼想得到卻做不到?其中有任何一個環結是有所障礙的話,就全盤皆錯的無法達成。而這一個心法,用在我們小小的個人,沒有什麼肢體動作是達不成,可登峰造極,它就稱為「武功(蓋世)」;若用在為人處世上,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可登峰造極,它就稱為「信念(無敵)」。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5.09這天早上沒什麼事,師父問我要不要看片子,因為他又錄了很多片下來。我現在是變得連看電影的慾望都快歸零的不貪圖也不好奇了,只是師父也已買了早餐,就想說邊陪他吃早餐,也邊看一下片子吧!師父問我想看什麼......唉!這就有點問錯人了,因為那些片名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說要特別想看誰嗎?也沒有!所以就讓師父自己挑囉!於是他挑了一部「一個人的武林」。

一開頭又是血淋淋的血腥味,我想現代人的口味真的是越來越重了!沒有這麼的下猛藥,好像都不夠感官刺激,不過我還是邊吃早餐邊看了下去......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影片中的第一個嚇到我的姿式~束角式。

束角式

古聖密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